農村煤改電 村民對電地熱贊不絕口
京津冀及周邊“2+26”城市“煤改電”工程在今冬采暖季前取得重大進展。截至9月底,國家電網公司累計完成175萬戶、5763個村改造任務,供暖面積超1億平方米。
記者在探訪北京通州、河北廊坊部分示范區及村戶過程中發現,“煤改電”工程實施后,電地熱“清潔、安全、舒適、便捷”等優點給越來越多的百姓帶來實惠,不僅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,還悄然轉變著政企的生產、服務方式,增強了社會的創新意識和能力。
不再伺候煤爐子
年過耄耋的張萬宗和劉淑敏老兩口家住北京市通州區崔家樓村,自去年完成“煤改電”后,家中用上了空氣源熱泵采暖。這種采暖帶來的最大改變,就是不用再伺候煤爐子。
對老人來說,早晚填煤、清理煤灰是個體力活。張萬宗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把煤塊敲碎,做好一天的填煤準備。白天要定時填煤、清理煤灰,每次都會蒙一身灰。如今,劉淑敏對家中的電地熱設備贊不絕口:“你看現在我家屋里屋外多干凈,隨時都暖烘烘的。”
和他們一樣,“煤改電”地區的老百姓家里都不用再堆散燒煤,也不必再處理煤灰,無論是家庭生活小環境、還是村鎮大環境都得到改善。同時,取消煤爐也給居民帶來了更多安全保障。
以前燃煤時,大量煤炭燃燒不僅污染環境,干柴和煤炭的堆放也存在極大安全隱患。“煤改電”后,供電設施全面改造升級,消除了以往線路私搭亂接、違法用電等情況,燃煤取暖造成的煤氣中毒、火災等安全事故也明顯減少。
據介紹,“煤改電”后居民實際用電容量達6-9千瓦,比原來高出4-5倍,供電能力大幅提升,老百姓生活中開始廣泛使用電廚炊、空調、熱水器等設備,即插即用、隨時開斷,甚至可以遠程遙控,切實享受到了電氣化的便捷生活。
在生活更加現代化的同時,一些傳統的生活習慣也得到尊重和保留。許多老年人每天都要坐在炕上取暖,如今“煤改電”會直接取消“炕”嗎?在國網通州崔家樓“煤改電”實景示范展示區,國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“電熱炕”具有升溫快、溫場分布均勻、舒適度高等優點,還可以智能調節溫度,使用更安全。“這本不是我們主推的設備,但很多村民都主動來打聽,要給家里老人準備。”
“管家式”增值服務更貼心
“煤改電”不僅改變著百姓的生活方式,還促使政企轉變工作方式,以更貼心的服務爭取更多百姓對政策的支持,從工程中受益。
工程實施之初,政府、電網企業實地調研、主動宣傳為工程實施打好了基礎。冀北電力廊坊供電公司員工王子熙介紹,為了摸清廊坊“煤改電”市場底數,掌握第一手資料,他們走村串戶,逐個摸排,建立“一戶一策”檔案,以便因地制宜地為村民提供供暖方案。
要辦理新裝、增容、分戶的村民也不用怕麻煩,該公司提供了專屬的“綠色通道”服務,做到當日受理、次日辦結。此外,他們還配合政府制定接戶線改造方案,協助政府進行采暖設備選型,并主動提供政策指導、技術咨詢、上門受理申請、全程業務代辦等“管家式”增值服務。
考慮到“煤改電”將帶來大量電器需求,國網累計與2393家電器廠商開展戰略合作,舉辦促銷活動近萬場,累計推廣家用電器逾1000萬臺,推動家電廠商為用戶讓利1.06億元。此外,政府出臺了“煤改電”居民優惠電價和補貼政策:對居民房屋保溫、戶內線改造以及采暖設備購置給予補貼,并給予采暖期居民用電0.2元/千瓦時補貼,執行峰谷電價,不再采用階梯電價。
河北省三河市東興村吳大姐家今年安裝了3臺蓄熱式電暖氣,每臺設備容量3.2千瓦,整戶容量共計9.6千瓦。這些設備會給吳大姐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嗎?廊坊供電公司員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“如果吳大姐采用燃煤供暖,每個采暖季約使用3.5噸煤,以每噸煤800元計算,購煤費用為2800元。而用電代煤,采暖季用電量預計是6000度,按照峰谷時段3:5的比例計算,再扣除政府補貼,那么吳大姐家電地熱費用的實際支出是1163元。”
新型采暖技術不斷涌現
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:“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,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。”加快推進“煤改電”進程,以多種方式進行電代煤改造,對電地熱設備和關鍵技術的進步和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在國家政策推動下,“煤改電”取暖面積不斷擴大,電地熱設備和關鍵技術也不斷取得進步和突破。除張大爺家的空氣源熱泵采暖、吳大姐家的蓄熱式電暖氣外,還有納米微晶電蓄熱、相變儲能等一批新型采暖技術不斷涌現,“蓄熱電鍋爐+熱泵”“工業余熱+電鍋爐”等能量梯級利用技術也已在多地試點推廣,電地熱設備類別不斷增加,市場規模持續擴大。據統計,僅北京地區2016年“煤改電”市場規模就超過50億元。市場需求激發了企業創造活力,催生了一批知名品牌和企業。
國網通州崔家樓“煤改電”實景示范展示區就像一個實驗室,兩間院子陳列著多種電地熱設備。通過智能采集終端接入到監控平臺,實時傳送著這些設備的運行狀態、房間溫度、濕度等數據,供工作人員對設備的采暖性能進行分析。
創新方法還提高了工作效率。廊坊供電公司員工王浩軒提到“工廠化預制”的概念:“將成套化物料分解為模塊化預制,采用高壓引線制作等4個配網工廠模塊化預制平臺,通過剪切等手段完成構件的預先制作。通過它,可以又好又快又標準地完成多種設備的制作安裝。”這一方法在“煤改電”工程現場廣泛應用,使變臺安裝效率提高近40%,并且預計可形成各類國家專利15項。
本文鏈接:
http://www.angiesfarm.com/news/133.html
熱門文章
點擊次數:更新時間:2019-04-15 14:42【打印此頁】